近期學員退費爭議不斷?問題大多出在退費及收費制度!
想像這樣的情境:一位學員一次繳了三個月的私人課程費用,才上完兩堂課,教室卻因故關閉,學員無法上課也拿不回錢。通常消費者會轉而訴諸消保官,接著就會有對簿公堂、新聞報導等紛爭,這類爭議不只損害品牌信譽,更可能讓教室違法受罰。
事實上,許多瑜珈教室經營者在設計收費與會員制度時,忽略了《健身教練定型化契約》《健身中心定型化契約》相關履約保證規定,結果在無意間觸法。
本篇文章將帶你全面解析:什麼情況下瑜珈教室必須提供履約保證?一次性收費和分期收費在法律上差異多大?金流模式又如何影響合法性?
為什麼瑜珈教室需要履約保證制度?
根據行政院與地方政府規範,只要你的場館有販售教練課程就需與符合《健身教練定型化契約》的規定擬定與會員的合約,若您的場館亦有販售會員制度,則需符合《健身中心定型化契約》。
瑜珈教室與皮拉提斯的以販售一對一、一對二與小團班的私人教練課程為主,按照《健身教練定型化契約》的規定:當瑜珈教室「一次預收費用超過新臺幣5,000元」且「課程期間超過一個月」,就必須提供50% 預收金額的履約保障,如信託專戶、履約保證保險或銀行保證。
這不只是形式要求,而是為了防止「收錢不開課」「倒閉不退費」的惡性事件,保護消費者權益。若未依法設置履約保證,可能依《消保法》第56條處以6萬至150萬元罰鍰。
✅ 重點提醒:
即使課程未超過一個月,但若金額超過5,000元,同樣觸發履約保證要求!
收費方式會影響是否觸法?一次性收費 vs 分期收費解析
很多教室為了穩定現金流,偏好一次性收費(如年費會員、10堂私教課程一次收清),但這正是履約保證的高風險地帶。
▍一次性收費風險:
- 教室需保留一半金額進信託專戶或購買保險
- 若未遵守將被視為違規預收款
▍分期或按次收費優勢:
- 每筆金額小,總金額可能低於5,000元
- 法規不強制提供履約保證,降低經營成本
但注意,若表面是「分期」,實際卻透過金融機構一次領全額(如信用貸款、分期信用卡),法律上仍視為一次性收費,不可規避履約保證規定!
使用金流平台就不用管履約保證了嗎?錯!
許多教室使用第三方金流服務收款,例如線上刷卡或轉帳,但這些系統多數不提供履約保障,也無法取代法定保證機制。
除非金流商具備價金保管功能,否則,款項一旦匯入業者帳戶,就等同完成預收,仍須由業者提供履約保障。
「不可退款」條款合法嗎?退費機制這樣設計才合規!
許多教室在合約上標示「報名後恕不退費」,看似保護教室,其實已觸法。《消保法》與定型化契約明確禁止完全免責條款,規定以下情況消費者可要求退費:
- 合約7日內未使用可全額退費
- 合約生效後因個人因素終止,應依比例退還未使用部分
- 若因業者停業或不可抗力終止,不得扣除任何手續費
教室可設計合理手續費(上限6,000元)與退費比例規則,例如:「剩餘課程費用扣除已使用堂數與10%手續費後退還」。但絕對不得規定「一律不退」。
合法經營的最佳做法:這樣做穩健又安心
為避免違法、提升信任,建議教室採取以下合規作法:
- 優先採短期或分次收費(如月卡、10堂券)
- 若預收款超過門檻,務必:
- 設立信託
- 承作履約保證
- 或使用具合法「價金保管」服務之第三方平台
- 合約應明列:
- 履約保障方式
- 清楚退費規則
- 收費明細與服務內容對應
- 採用政府公布之定型化契約範本,如教育部《健身中心定型化契約》或《健身教練服務定型化契約》
- 公開揭露教室人數、履約方式,提升透明度與信任感
用 BookFast 打造合法合規的瑜珈教室收費制度
如果你在煩惱如何建立合法的預收機制與合約系統,BookFast 可協助你:
- 合規金流,收費安全、降低風險 – 提供獨家專人代辦 line pay、刷卡、每月定期扣款,過件率100%
- 電子合約自動生成與備存,全程留痕、合法合規
- 支援點數、月卡、堂數、會籍等彈性收費方式
- 免抵押資金,提供履約保證,保障教室與學員雙方權益
BookFast 專為健身房、運動場館打造全方位的智慧管理系統
超過 1000+ 知名場館選用,讓您管理更簡單,營收更穩定!
🔹 課程預約 — 彈性候補,提高滿班率!
🔹 智慧門禁 — 整合門禁,無人化管理!
🔹 會員管理 — 續約提醒,降低流失率!
🔹 合規金流 — 履約保證,財務免憂心!
▍探索更多功能▸ BookFast 官網
▍立即預約諮詢▸ 加入 BookFast 官方 LINE
▍更多經營乾貨▸ 運動場館法規、經營文章一次看